
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。
-
基本信息
-
畢業(yè)院校: 北京科技大學
-
-
教育背景及工作經歷
1978年2月-1982年2月,在武漢水利電力大學(現(xiàn)武漢大學)學習,獲理學學士學位。
1982年2月-1987年9月,為武漢科技大學助教。
1987年9月-1993年10月,為北京科技大學碩士和博士研究生,獲工學博士學位。
1993年10月-1995年10月,為武漢工業(yè)大學(現(xiàn)武漢理工大學)博士后、副教授。
1995年10月至今,為北京科技大學教授(1995年)、博士生導師(1998年)。
2000年10月-2000年12月,由Anthony Mason Fellowship資助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合作研究;
2001年1月-2002年2月由JSPS資助在日本東北大學、東京大學、東京工業(yè)大學、大阪大學、京都大學合作研究和學術訪問;2002年10月-2003年4月,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、納米材料技術中心訪問教授。
-
研究方向
1.納米材料制備及性能表征技術
2.納米功能薄膜與納米介電陶瓷
3.計算材料學與環(huán)境材料
4.斷裂與環(huán)境斷裂等領域
1993年畢業(yè)于北京科技大學金屬物理專業(yè)獲博士學位
-
科研項目
(1)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(fā)展計劃、國際科技合作及863項目:
1.準一維半導體納米材料的結構調控與組裝,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(fā)展計劃,2007CB936201,(2007.7-2011.12)
2.半導體壓電納米結構與器件,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(重大),2006DFB51000,(2007-2011)
3.功能氧化物納米材料制備及納功能器件組裝,國家863計劃,2006AA03Z351,(2007-2009)(2)國家自然基金項目:
4.半導體和壓電耦合新型納米結構與器件,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(重大),50620120439,(2007-2010)
5.一維ZnO納米材料的結構尺寸效應與力電耦合性能研究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,50772011,(2008.1-2010.12)
6.一維功能氧化物摻雜納米材料的制備、結構及性能表征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,50572005,(2006-2008)
7.功能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相關的基礎科學問題,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,50325209,(2004-2007)
8.多重鐵性材料中不同尺度非均勻與耦合效應的關系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,50232030,(2003-2005)
9.Ca系α″-Sialon陶瓷納米力學特性及磨損微觀機理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,50172006,(2001-2003)
10.巨磁電阻的物理、材料研究及其在信息技術中的應用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,19890310,(1999-2002)
11.原位復合材料原子層次界面優(yōu)化設計、結構、性能及損傷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,59872004,(1999-2001)
12.材料的形變斷裂和微觀結構與納米度域分形的STM研究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(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優(yōu)秀論文作者鼓勵項目),(1999-2001)
(3)教育部項目:
13.納米線材料的制備及其與應用相關的基礎科學問題,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,104022(2004-2006)
14.材料斷裂與環(huán)境斷裂的微觀動力學研究,教育部博士點基金(2002-2004)
15.多相微結構高性能耐磨陶瓷及納米力學性能,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重點基金,教外司留01-498(2000-2003)
16.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,教育部(2000-2003)
17.材料斷裂與環(huán)境斷裂在原子度域的微觀機理研究,教育部跨世紀優(yōu)秀人才培養(yǎng)計劃基金(2000-2002)
(4)國防項目:
18.XXXXXX,軍品配套研制項目,XXXX(2006-2007)
(5)北京市項目:
19.準一維納米材料可控制備、性能和結構調控及器件基礎,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共建項目建設計劃科學研究與科研基地建設項目,2008-200920.大面積碳納米管場發(fā)射冷陰極的制備、結構與性能表征,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,2008-2010主要獲獎和榮譽:
1.功能納米材料及其相關基礎理論研究(2006-052),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,2006
2.產學研合作招收和培養(yǎng)高層次人才的研究與實踐,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,2004
3.鈍化膜應力導致應力腐蝕的機理(2003-054),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,2003
4.材料斷裂微觀和納觀機理的表征方法、理論及實驗(2002-010),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,2002
5.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優(yōu)秀論文作者鼓勵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,1999
6.應力腐蝕機理(98-031),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,1998
7.氫致開裂和應力腐蝕機理(1998-052-8),冶金部科技進步二等獎,1998
8.金屬間化合物的斷裂和環(huán)境斷裂機理研究(1997-038-3),冶金部科技進步二等獎,1997
9.金屬材料斷裂的微觀機理(97基-2-04-06),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,1997
10.斷裂和環(huán)境斷裂的機理研究,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(96-024),1996
11.教育部“跨世紀優(yōu)秀人才培養(yǎng)計劃”獲得者12.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學科帶頭人13.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