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項目
任劍濤
簡介:

曾任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、院長。

  • 基本信息
    • 畢業(yè)院校: 中山大學
      最終學歷: 哲學博士
      出生地: 四川蒼溪
      出生日期: 1962年8月
      政治面貌: 中共黨員
  • 學習及工作經歷
    • 1982年本科畢業(yè)于南充師范學院(現(xiàn)西華師范大學),1996年獲得中山大學哲學博士學位。
      1998年11月-1999年11月哈佛大學燕京學社高級訪問學者。
      2010年10-12月臺灣大學訪問研究員。
      2009年9月調入中國人民大學(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),現(xiàn)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政治學系二級崗位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
      政府決策咨詢顧問、上市公司獨立董事。
      并擔任清華大學、中山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MBA、 EMBA、《領導學》、《組織行為學》、《企業(yè)家精神》、《企業(yè)文化》、《變革管理》等課程。

  • 社會兼職
    • 社會兼職有政府決策咨詢顧問、上市公司獨立董事(independent directors of listing corporation),并長期擔任清華大學、中山大學等著名高校MBA、EMBA《領導學》、《組織行為學》、《企業(yè)家精神》、《企業(yè)文化》、《變革管理》等課程的教學,受到很高評價和廣泛歡迎,被譽為“中國最有演講魅力的教授之一”。曾長期擔任中山大學辯論隊總教練,2003年率中大辯論隊奪得第六屆“國際大專辯論賽”A組決賽冠軍。2005年獲第五屆“廣東省十大杰出青年”稱號。

  • 成就及榮譽
    • 教育部“長江學者”特聘教授,教育部“新世紀優(yōu)秀人才支持計劃”入選者,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。
      我國政治學、行政管理學領域極具影響力的青年學者,
      廣東省“千百十”優(yōu)秀人才省級培養(yǎng)對象。
      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(yōu)秀人才支持計劃,教育部“長江學者”特聘教授。
      曾獲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特殊津貼、華夏英才基金、霍英東教育基金教師獎。

  • 研究方向
    • 政治哲學與道德哲學

      中國古代政治行政文化

      行政倫理學

      西方政治思想史

      中國政治

   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研究

  • 學術兼職
    • 廣東省行政學會常務理事
      廣東倫理學會常務理事
      廣東儒學會理事
      廣州政治與行政學會副會長
      廣東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會理事
      廣州社會科學聯(lián)合會常務委員
      廣東省人民政府發(fā)展研究中心第六屆特約研究員
      廣東省第八屆青年聯(lián)合會委員
      海珠區(qū)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

  • 科研項目
    • 1.后起現(xiàn)代國家的政治變革分析,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會,1998 -1999,。
      2.公共理論研究,04國家社科基金項目,2004 -2006.03,04BZZ037。
      3.社群主義、儒家倫理與當代道德生活,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啟動基金,2002.07 -2004.07,02JA730023。
      4.市場社會的倫理建構,省市自治區(qū)社科研究項目,1998 -2000,。
      5.中國德育史引論,廣東省高教廳社科項目,1994 -0,。
      6.政治學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計劃,中山大學01年度重大項目,2001 -,01XZ810001。

  • 部分論文
    • 一類刊物
      1.“中西政治思想中的倫理際遇”,《政治學研究》,2000.03。
      2.“倫理與政治的雙向涵攝”,《哲學研究》,1999.03。
      3.“人性詰問與早期儒家政治哲學”,《哲學研究》,1998.04。
      4.“類型背景解釋方式”,《哲學研究》,1997.09。
      二類刊物
      1.“政治決斷政治行動與制憲權”,《思想戰(zhàn)線》,2006.05。
      2.“政治哲學”,《思想戰(zhàn)線》,2006.04。
      3.“廓清儒學研究的知識邊界”,《學術研究》,2006.09。
      4.“思想的張力”,《中山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》,2006.04。
      5.“權力共享與利益分享:和諧社會的兩個前提”,《學術研究》,2005.05。
      6.“創(chuàng)新文化視野中的大學精神”,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》,2005.04。
      7.“以邏輯支撐信念——論殷海光自由主義的理論特質”,《中山大學學報》,2005.04。
      8.“道德與中國傳統(tǒng)政治的合法性”,《華中師范大學學報》,2005.01。
      9.“中西政治思想比較的正當性問題”,中山大學學報,2004.11。
      10.“在一致與歧見之間--全球治理的價值共識問題”,《廈門大學學報》,2004.04。
      11.“從方法視角看中國傳統(tǒng)政治哲學研究”,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》,2004.03。
      12.“政治正當性判準的歷史建構——從政治哲學角度看《易經》”,《學術研究》,2004.03。
      13.“地方性知識及其全球性擴展---文化對話中的強勢關系與平等問題”,《廈門大學學報》,2003.02。 14.“道德理想主義與倫理中心主義:儒家倫理的雙旋結構”,《中山大學學報》,2002.06。
      15.“兩種視角:企業(yè)的企業(yè)家與社會的企業(yè)家”,《學術研究》,2002.03。
      16.“經典解讀中的原創(chuàng)思想負載”,《中國哲學史》,2002.01。
      17.“中庸:作為普世倫理的考量”,《廈門大學學報》,2002.01。
      18.“重申方法--論傳統(tǒng)倫理反思的問題意識”,《學術研究》,2001.08。
      19.“現(xiàn)代性歷史斷裂與中國社會文化轉型”,《廈門大學學報》,2001.01。
      20.“現(xiàn)代性的中國關懷”,《學術月刊》,2001.01。
      21.“早期儒家倫理政治構想”,《學術月刊》,2000.11。
      22.“尊嚴.境界與德性——儒家人學三論”,《中國哲學史》,2000.04。
      23.“給政治以倫理化解釋”,《中國哲學史》,1998.03。
      24.“信息時代倫理整合的傳統(tǒng)資源”,《學術研究》,1998.02。
      25.“倫理的政治化定位”,《中山大學學報》,1998.01。
      26.“社會開放與倫理抉擇模式的轉換”,《學術研究》,1997.07。
      27.“現(xiàn)代的召喚”,《學術研究》,1997.03。
      28.“向理性倫理回歸”,《學術月刊》,1997.03。
      29.“信念的重建”,《中山大學學報》,1997.01。
      30.“珠江三角洲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”,《中國行政管理》,1997。
      三類刊物
      1.“公選與權力開放”,《學海》,2004.06。
      2.“中國現(xiàn)代思想脈絡中的自由主義:一個概觀--《中國現(xiàn)代思想脈絡中的自由主義》序”,《開放時代》,2004.04。
      3.“從良法、良制到良序——現(xiàn)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視角”,《江海學刊 》,2004.04。
      4.“政治哲學的問題架構與思想資源”,《江海學刊》,2003.02。
      5.“儒家倫理政治與保守社會模式的建構”,《廣東社會科學》,2002.02。
      6.“道德理想、組織力量與志愿行動”,《開放時代》,2001.11。
      7.“懺悔與追悔——關于兩種倫理現(xiàn)象的比較分析”,《開放時代》,2000.03。
      8.“倫理思維的前提批判”,《社會科學》,1997.11。
      9.“倫理思維的前提批判”,《社會科學》,1997.11。
      其他論文
      1.“城市的使命——城市文化品位的歷史積淀與當代提升”,《社會科學論壇》,2004.08。
      2.“區(qū)域治理的國際視野--解讀廣東國際經濟發(fā)展咨詢會”,廣東經濟管理學院學報,2004.01。
      3.“魏瑪亡國的教訓”,《南風窗》,2001.08。
      4.“甚么是中國自由主義的共同底線”,《二十一世紀評論(境外)》,2001.06。
      5.“從科學家到社會賢達”,《武漢科技大學學報》論文集,2001.06。
      6.“大學擴張的道德邊界”,《東方文化》,2001.06。
      7.“李光耀為何改弦更張”,《南風窗》,2001.04。
      8.“從大同到自由”,《開放時代》,2001.03。
      9.“天人合一”,《論衡叢刊》,1999.07。
      10.“Between Specilism and Universalism”,《Perspectives 99.1》,1999.01。
      11.“自由的祈望”,《東方文化》,1999.01。
      12.“解讀新左派”,《天涯》,1999.01。
      13.“反省法國大革命”,《南方周末(閱讀)》,1999.01。
      14.“解讀“新左派””,《天涯》,1999。
      15.“自由的祈望”,《東方文化》,1999。
      16.“Chinese Traditional Studies: A Reflection of the Times”,《Com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》,1999。
      17.“中國自由主義的理論困局”,《東方文化》,1998.06。
      18.“大學的主義與主義的大學”,《東方文化》,1998.05。
      19.“南方的精神家園”,《開放時代》,1998.04。
      20.“政治的認知方式”,《東方論壇》,1998.02。
      21.“會通及其限度”,《開放時代》,1998.02。
      22.“自由主義的兩種理路”,《文化中國(加拿大)》,1998.01。
      23.“重估八十年代學風”,《東方文化》,1997.05。
      24.“文化的放逐”,《文學自由談》,1997.02。
      25.“ 從沖突理論視角看和諧社會建構”,《江蘇社會科學》,2006.01。

  • 專著與教材
    • 1.《權利的召喚》,中央編譯出版社,2005.01。
      2.《倫理王國的建構》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05.01。
      3.《中國現(xiàn)代思想脈絡中的自由主義》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4.10。
      4.《政治哲學的理論視界》,廣東人民出版社,2003.12。
      5.《道德理想主義與倫理中心主義》,東方出版社,2003.07。
      6.《倫理政治研究──從早期儒學視角的理論透視》,中山大學出版社,1999。
      7.《走向開放的道德》,中山大學出版社,1994。
      8.《從自在到自覺──中國國民性探討》,陜西人民出版社,1992。
      9.《建國之惑 —留學精英與現(xiàn)代政治的誤解》,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,2012。

永和县| 黎城县| 吴桥县| 枣庄市| 平湖市| 凭祥市| 马边| 洪湖市| 新丰县| 昭平县| 儋州市| 屏东县| 富民县| 汽车| 古浪县| 凤翔县| 南澳县| 贵南县| 那坡县| 突泉县| 玛多县| 兴化市| 贵南县| 鄂托克旗| 清水河县| 廉江市| 晋宁县| 奈曼旗| 江北区| 灵寿县| 三门县| 大渡口区| 开鲁县| 灵璧县| 桂林市| 大竹县| 石屏县| 高要市| 阳江市| 祁阳县| 洛宁县|